據觀察者網11月22日報道,中歐班列數量迅速增長,一年內增加了600列火車。近日,從貴州開往中歐班列運行,也是貴州第一次與歐洲鐵道線路連接。
隨著近段時間供應鏈不足,全球海運價格不斷增長,越來越多的商品貿易從原來的海運轉變為鐵路運輸。但這也給中歐班列造成了車廂不夠、站口擁堵的現象。
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表示,隨著冬季到來,歐美疫情不斷嚴重、全球供應鏈短缺、美國港口嚴重擁堵、海運價格上漲等問題,短期內西方國家對中歐班列需求還會很大。但我國會加強對中歐班列的運輸保障,預計在2022年全球供應鏈問題會得到緩解,出口需求將會得到回落?!?/p>
今年前10個月,中歐班列共有12005輛火車、運送貨物共達122萬車廂,同比增長26%,列車運輸貨物超過去年全年總運輸,實現了運輸、開列數量雙增長。不僅前往歐洲時載滿貨物,返程班列載貨數量也達到了80%,這也使中歐班列回程“空廂”成為過去。
針對中歐班列運輸需求不斷增加,我國鐵路部門為此專門定制了配套方案。10月份,新線路開通使中歐班列運行速度得到大大提升。
10年來,中歐班列在國際物流通道上不斷發展開拓,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,對于當前國際運輸緊張、提升全球物流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。經過長時間發展,中歐班列優勢更加明顯,鐵路運輸較海運、航運更加穩定,不會受天氣影響,一年四季都可以準確運轉。速度方面,鐵路運輸遠遠快于海運;運量方面,火車可以載重1000至1500噸貨物,相當于10架飛機載貨量?!?/p>
接下來,我國將繼續建設中歐高鐵,實現從北京倫敦只需用時兩天的宏偉目標。